项目背景
重庆大学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创办于1929年,提出建设“完备弘深之大学”的愿景,到20世纪40年代发展成为文理工商法医各学科齐全的综合性大学。经过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成为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2025.4月立项AIGC实训室内依托AIGC实训工坊,形成满足区域经济转型和技术创新需求的新兴产业特色专业群的重要支柱。基于实训工坊,构建一套完整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和管理体系,旨在为我国新兴产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实训工坊不仅关注学生的理论学习,更注重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验实训机会,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此外,实训工坊与产业界保持紧密联系,邀请企业专家参与课程设计,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保持同步。通过AIGC实训工坊,形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学生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应用实训工坊。在实训工坊中,学生不仅可以接受专业培训,还可以参与科研项目,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支持。未来将继续深化产教融合,完善协同育人机制,为我国新兴产业的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项目挑战
1.文化和观念转变
2.人员培训和专业知识
1)算力拓扑:
Stable Diffusion+Flux 设计工具
2)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采用2台集中式GPU算力系统MGP-410,每一台可配置10颗国产通用型GPU算力卡,每颗GPU算力卡≥32GB、配置HBM高带宽显存。
MGP-410之间采用廉价10Gbps速率智算组网,每台之间配置至少4个端口,确保吞吐和输出。
MGP-410采用标准的4U机架式设计,具备全国产化CPU体系设计,提供训推一体的能力。出厂预装了广泛国产GPU驱动和经过深度优化的推理框架,已经适配了广泛国产GPU厂商的算子,确保在交付之初解决国产GPU算力易用性问题。
3)边缘算力:
边缘算力采用10台Ai WorkStation,每台具备2颗通用型GPU算力卡的扩展。由于其超静音,移动性,小巧灵动的设计形态可置于数据中心边缘,或者实训室内,可出数据中心在苛刻的环境中运行。
项目配置10台AWS-P2型号,具备2颗通用型GPU算力卡扩展能力。此次在每台Ai 工作站配置1颗国产通用型GPU算力卡,每颗GPU算力卡≥32GB、配置HBM高带宽显存。
此项目中,10台AWS-P2仍然具备10颗GPUs算力卡的扩展空间。并且在后续的算力更大的需求中可持续通过扩展AWS工作站增容算力。由于其较低的部署成本,同时又具备与高规格算力服务器同等的GPUs扩展能力,在注重成本的客户中广泛好评。
10台AWS-P2可与MGP-410设置统一的算力集群,通过安装在通算融合架构的MaaS集中GPU算力调度平台,提供统一管理的便捷性。AWS-P2直接可使用1Gbps组网,方便在实训教室进行部署,之后上行端口统一配置多个10Gbps到数据中心,可采用单模光纤以太网。
考虑到整套AIGC需要部署多个应用程序,还有考虑GPU调度系统等,统一采用3台具备高可用,分布式,可横向扩展的HCP-48 混合算力-智算私有云节点。采用国产化CPU体系结构,提供专为云加速的国产IPU基础设施处理单元的加速卡。
HCP-48提供统一的云管平台,该项目所涉及的应用程序,全部由私有云平台托管,提供虚拟化,容器等环境,方便应用程序快速部署。提供业务连续性,私有云节点任意一台意外停机均可以自动转为业务连续性。三台云节点均采用被广泛使用的10Gbps进行组网。主机采用标准的2U机架式,配置国产的CPU与内存,随需随扩。每台设备提供不少于40TB的高性能存储空间,3个节点存储空间≥100TB;
实训工坊紧紧围绕人工智能前沿产业,在专业内涵建设上,与企业紧密合作,深化产教融合,以企业人才标准需求规格和岗位技能要求为逻辑基础起点,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方案。深化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制订并落实新的课程标准、教学标准、实训标准。
实训工坊集行业专家共同设计研发课程体系,汇聚产业项目资源,协助高校进行AIGC课程研发以及创新课题研究,在专业学科领域对院校师资进行全方位培养提升,充分发挥高校创新资源优势和创新引擎作用,与企业实现校企协同创新,促进产业科技成果的教育成果转化,提升院校科研水平,提升院校影响力,打造校企合作典范。
共建实训工坊,利用企业的生态资源以及行业优势协会资源,共同筹划举办、参与各类竞赛比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将技能比赛常规化,围绕技能比赛开展一系列教学改革和探究活动,全力提升教师综合能力,以技能大赛为载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校影响力。
实训工坊开展面向人工智能为主的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人才培训服务,开展周边学校以及产业园区人员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成为辐射区域或全省企业的“技能加油站”。
立即联系专家团队,为您定制解决方案